小品剧本网-幽默小品剧本 相声剧本 推荐之名家精选(08)


标签: 小品 剧本 小品剧本 原创小品 原创剧本 原创小品剧本 散文 精选 名家 作品 小品网 剧本网 小品剧本网 原创小品剧本网

本内容由原创小品剧本网友情提供,更多小品剧本尽在原创小品剧本网

 

《乡味》

江湖

  

  我爱吃面条。无论是出差还是旅游,我对那里的面条都特别在意。多年来,无论是大江南北,还是长城内外,各式各样的面条我吃了不少,更别说生于斯长于斯的江苏了。只要时间许可,我都会寻找机会去品尝当地的特色面条。多年来,宽的细的辣的咸的、水煮的干拌的都尝了个够。但是,最令我难以忘怀的,仍然还是家乡的那碗素面。

  人是乡里亲,月是故乡明。对故乡那碗面条的执着来自学生时代的那一份念想。我的家乡在苏南靠近长江边的一个乡村,中学设在乡政府所在地,一个古老的集镇上。我考入中学后,每天到学校必然要穿过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街,街道的两侧都是做各种生意的店铺。在众多店铺的中心地段,就有一家饭店,上午卖面条,中午开始卖米饭酒菜。饭店门面是一块一块门板拼起来的,早上开门时,一块一块拆下来,收铺时再一块一块装上去。下面条的大铁锅就支在饭店大厅的一侧,每天早上,大师傅会把刚绞好的面条一把一把放到“噗噗”作响的沸水中,右手攥着加长版筷子,左手握着一柄竹篾编就的竹篓,两手交替,一边在锅中搅动着面条,一边又抽闲从另一口锅中舀起预先调制好的精亮的面汤,放到排放在锅台上的大青花碗中,然后,将一篓一篓面条均匀地放到碗中,撒上葱花,面条的鲜香味,顿时散发开来,香气飘在清晨的大街上……

  三年的中学时代,那情那景,每天都在我少年时代的记忆中累积叠加,以至于成为一道难以忘却、无法割舍的情怀……

  也从那时起,酝酿起我对面条情有独钟的执着与偏爱。

  近年来,家乡的面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记忆中的老街早已旧貌换新颜,饭店也早已不复存在,每想到此,心中总感觉若有所失。一个偶然的场合,有位乡友告诉我,街上有一家颇有特色的面馆,很小,但味道很独特,也许能弥补些许怀旧的念想。

  我找到了这家店,确实是很不起眼的小店,位于街心广场旁边的一条小街上。不大的门面房一隔为二,里间是操作间,外间摆放着五六张长方形的餐桌,门檐的遮阳棚下,挂着一块书有“八斤面馆”的招牌,价目表上价格从6元到11元不等,而且只在上午6点到10点营业。第一次到访时已是上午9点多钟,但店内门庭若市、座无虚席,连门外的凳子上都坐满了捧着碗在扒拉着面条的客人。虽然店面这么不起眼,又狭窄拥挤,但客人们那种津津有味、眉飞色舞的神态,喧闹而熟悉的乡音,以及那一碗碗热气腾腾、散发着浓浓麦香的面条味道,使得我感到亲切的同时,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。当我点了6元一碗的阳春面,夹了一小碟酸菜和姜丝,坐在一个刚刚空出来的座位,将一口鲜香浓郁的面条吃入口中的时候,尘封了几十年的记忆逐渐地清晰起来。

  从那以后,每次回到故乡,那一碗面条都是我行程中必不可少的,几年来,从6元一碗的阳春面,到店堂价格最高的鳝鱼面,我都吃了个遍。

  那一碗碗面条中,凝结着我对少年时代的无限眷恋,蕴含着一个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无限深情。

  多年来,故乡集镇上栖居一隅的面馆生意依旧,“八斤面馆”的牌子,依然在屋檐下晃晃悠悠……

 

 

    更多小品剧本及精彩文章,尽在原创小品剧本网

 


欢迎来到原创剧本网